连接智能电网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的未来铺平道路

作者: Vikas Kumar

2023年12月19日

简介

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已达到临界水平,促使人们采取紧急行动以减轻其影响并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过渡。由人为活动驱动的气候变化,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低碳能源格局转型。传统能源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该部门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作为一种对策,智能电网的开发和整合已成为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智能电网不仅提高了能源分配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且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智能电网正在成为一种变革性的范例,它提供先进的通信、自动化和控制功能,以实现电力分配系统的现代化。

解锁洞察:获取智能电网市场研究报告样本 – https://univdatos.com/get-a-free-sample-form-php/?product_id=6162

了解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结合传感器、计量表、通信网络和数据分析等尖端技术来改进传统电网,以加强电力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管理。与传统电网不同,智能电网促进了消费者和公用事业供应商之间的双向通信,从而实现实时监控、数据交换、需求响应机制、高效的负载平衡、可再生能源的最佳利用以及智能决策。这种数字化转型使消费者能够对其能源消耗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能源效率和需求响应。

图 1:智能电网网络

Smart Electric Grid Market
连接智能电网和气候变化:为可持续未来铺平道路

追踪负荷并管理智能充电的智能电网已经在美国和葡萄牙等许多国家/地区推出。预计到本十年末至少部分智能电网的部署将有助于减少因电动汽车充电而导致的电网升级需求,从而减少或避免峰值负荷事件。从长远来看,随着电动汽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将需要部署智能电网,以避免非常大的投资需求。从长远来看,车辆到电网 (V2G) 技术将允许车辆连接到智能充电器,以帮助平衡系统。电动汽车将支持电网稳定性,而不是成为网络平衡要求的瓶颈。

智能电网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整合

· 可再生能源整合:促进脱碳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智能电网能够无缝集成和管理这些间歇性能源,从而促进更环保的能源结构。

o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 的数据,到 2050 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高达 86% 的全球电力,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

电力网络的投资正在增长,制定了更雄心勃勃的网络计划,以促进经济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

Smart Electric Grid Market
连接智能电网和气候变化:为可持续未来铺平道路

2022 年,电力网络的投资增长了约 8%,因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加快了投资,以支持和实现建筑物、工业和运输的电气化,并将可变可再生能源纳入电力系统。

· 能量存储和电网灵活性:缓解间歇性

能量存储系统对于稳定电网和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电力供应至关重要。智能电网优化了能量存储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对化石燃料备用的依赖。

o 全球电池联盟报告称,到 2050 年,能量存储系统的部署可能会使电力部门的碳排放量减少 50%。

· 分布式能源 (DER):为本地化解决方案赋能

分布式能源(例如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和小型风力涡轮机)通过在更靠近消耗点的地方产生电力,从而提高电网的弹性并减少传输损耗。

o 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 的一项研究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分布式能源的集成可以减少 5-10% 的温室气体排放。

· 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精确行动

智能电网采用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来优化能源分配,减少浪费并提高整体效率。

o 美国能源部 (DOE) 建议,先进的数据分析可以使建筑物节能高达 10%,从而直接影响碳排放。

2015-2022 年输配电网数字基础设施投资

Connecting the Smart Grid and Climate Change: Paving the Way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连接智能电网和气候变化:为可持续未来铺平道路

智能电网可以通过提供可见性和控制来克服电网瓶颈问题,从而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的电网集成。数字基础设施在电力(包括配电和输电)电网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约 7%。电动汽车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进展显著,并且在 2022 年继续扩大,同比增长超过 75%。

效益和影响

· 通过高效运营减少碳足迹

智能电网能够更好地管理需求和平衡负载,从而减少了在高峰需求期间运营效率低下且碳密集型备用发电厂的需求。

o 欧盟委员会估计,到 2030 年,广泛采用智能电网可能会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9%。

o 国际能源署 (IEA) 认为,通过智能电网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可以使全球电力消耗量减少约 10%,并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 15 亿吨(到 2040 年)。

· 增强应对极端气候的弹性

智能电网通过迅速识别和隔离故障来增强电网的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极端天气事件期间的停机时间,并减少与电网维护相关的碳足迹。

o 电力研究所 (EPRI) 认为,智能电网可以防止高达 80% 的停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电网中断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 提高能源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智能电表和实时数据使消费者能够监控和管理其能源消耗,从而减少能源浪费并降低排放。

o 美国节能经济委员会 (ACEEE) 表示,仅智能电表就可以使节能 5-15%,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o 例如,欧盟已设定目标,到 2020 年,至少有 80% 的家庭配备智能电表,这可以使电力消耗量减少高达 9%。

挑战和注意事项

虽然智能电网与减缓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潜在好处是巨大的,但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挑战:

基础设施投资:向智能电网的转型需要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量初始投资。政府、公用事业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必须合作资助这些进步。

数据隐私和安全:智能电网会生成大量数据,从而引发人们对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担忧。确保消费者数据和电网运营的安全至关重要。

互操作性和标准:制定用于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的通用标准对于实现各种智能电网组件的无缝集成至关重要。

不完善的市场框架:大多数国家的市场设计和监管框架未提供配电系统运营商 (DSO) 和消费者之间签订灵活服务合同的机制

政策和监管框架:

政府在为智能电网部署创造有利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支持性政策,例如技术采用激励措施、碳定价机制和可再生能源任务,可以加速智能电网的整合并促进减缓气候变化。制定全面的政策框架对于成功实施智能电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减少温室气体 (GHG) 排放的效益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政策建议和注意事项,可用于制定有效的智能电网政策:

设定明确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为将可再生能源纳入能源结构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这些目标应与更广泛的气候目标保持一致,并激励采用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的智能电网技术。

技术采用激励措施:为公用事业公司和消费者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提供经济奖励、赠款、税收减免或补贴。这有助于抵消初始实施成本并加速技术部署。

数据隐私和安全法规:制定健全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法规,以确保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存储受到保护,免受网络威胁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支持能源存储:为部署能源存储系统(例如电池)提供激励措施,这些系统可以存储过剩的可再生能源,以便在高峰需求期间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较低时使用。

投资研发:为研发项目分配资金,重点是推进智能电网技术、能量存储、需求响应算法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的集成。

通过采纳解决监管、经济、技术和社会问题的整体且适应性强的政策框架,政府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广泛采用智能电网技术以及大幅减少能源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

结论

智能电网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融合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也是一场彻底改变能源格局的机遇。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整合、提高能源效率和增强电网的弹性,智能电网可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气候变化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关系是关键的共生关系,它为应对我们不断变化的气候所带来的挑战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智能电网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智能系统,提供了一种多方面的方法,既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又可以适应其后果。

5G、物联网 (IoT) 和人工智能 (AI) 等新兴技术与智能电网的融合为更大程度地减缓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潜力。这些技术可以增强电网的灵活性、优化能源交易并实现更复杂的需求侧管理。随着各国政府、行业和个人接受这种转型,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将成为可以实现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https://www.pewresearch.org/global/2015/11/05/1-concern-about-climate-change-and-its-consequences/

2. https://www.forbes.com/sites/globalcitizen/2021/10/28/increasing-global-concern-about-the-climate-is-a-message-to-world-leaders/?sh=5819ad2ac11f

3. https://smartgrid.ieee.org/bulletins/january-2021/climate-change-decarbonization-and-smart-grid

4.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e0d2081d-487d-4818-8c59-69b638969f9e/GlobalElectricVehicleOutlook2022.pdf

5. https://seors.unfccc.int/applications/seors/attachments/get_attachment?code=W045A8IU0TO9N7RK6PTDP7XKX40IAV7H

6. https://bridges.monash.edu/articles/journal_contribution/Smart_Grids_Opportunities_for_Climate_Change_Mitigation_and_Adaptation/10064450/1

7. https://www.lumenci.com/post/smart-grid-technology

8. https://www.elprocus.com/overview-smart-grid-technology-operation-application-existing-power-system/

9. https://www.nanowerk.com/smart/smart-grids-explained.php

获取回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