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農業產量的全球威脅

作者: Vikas Kumar

2021年9月15日

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對農業產量的全球威脅

農業與氣候可謂密不可分,氣候往往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氣候變遷背後的主要因素是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這種氣候變遷的影響可以很容易地在農業部門中觀察到,例如氣溫升高。熱浪、降水、乾旱、洪水、暴風雨和龍捲風的頻繁變化最有可能影響農業生產。

預計氣候變化將對世界各地和作物類型產生不利影響。這些變化也將對農業生產產生影響。預計氣候變化會影響小麥的整體產量,而玉米的產量可能會受到嚴重阻礙。與此相反,氣候變化也將為我們帶來生產新作物的機會,例如甜玉米。預計丹麥和加拿大的農民將對甜玉米和穀物的生產產生積極影響。

氣候變化對農業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 農業產量變化
  • 灌溉用水品質可能下降
  • 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土地損失

這種情況也伴隨著一些積極因素。談到高濃度二氧化碳(主要的溫室氣體)的積極影響,馬鈴薯、大豆、小麥和稻米等少數農作物的收穫量可能會增加。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會看到高溫對牲畜和乳製品生產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氣溫升高可能會導致動物體重減輕、乳製品產量下降以及溫暖地區的繁殖能力下降。

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 (UN/DESA) 的數據,到 2050 年,世界總人口可能會增加到 97 億,而今天為 75 億。同時,由於氣候條件頻繁變化,未來 35 年糧食和玉米等農作物的產量預計將下降 50%。

除了其他因素外,農業也是氣候變遷的主要因素之一,產生了最高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據說農業貢獻了很大一部分溫室氣體,約佔 17%,而另外 7% 至 14% 是由土地利用的變化引起的。

對印度農業的影響

氣溫持續升高會影響植物的開花,並導致害蟲增加,最終加劇疾病的積累。短時間內的洪水和暴雨可能會對農作物造成廣泛的損害。農業約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 15%,氣候變遷可能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產生更大的影響。預計到 2030 年,稻米和小麥等一些農作物的總產量可能會下降 6% 至 10%。

結論

農業被認為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在過去幾年中受到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必須優先考慮農民和政策制定者的修改和修訂,以協調努力減少農業部門的排放,並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這需要一種範式轉變來平衡我們的活動,使氣候對我們保持友好。

取得回電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