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協調旅遊與保育,實現永續未來
對此,最早且最常使用的術語是生態旅遊,這項運動始於1980年代。永續觀光、綠色觀光、自然觀光、倫理觀光、有意識旅遊、有覺知旅遊、扶貧觀光等,都是日益成長的產業流行語。
無論你選擇如何稱呼它,這些意識形態背後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整個旅遊業應該採用更符合生態責任的方法,保護一個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歷史,並協助當地居民。
負責任的旅遊的受歡迎程度最近的增長速度遠快於典型的陽光和海灘旅遊

生態旅遊市場洞察
- 這類型的詢問越來越頻繁,一些分析師認為生態旅遊已經佔所有消費者購買的11.4%。隨著我們觀察到大眾旅遊對全球受人珍視的旅遊地點造成更多不利影響,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 2019年,生態旅遊的市場規模估計為1811億美元,預計將以14.3%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從2021年至2027年增長,達到3338億美元

- 前往罕見地點的旅遊和旅行的增長已在全球範圍內展現出顯著的韌性
- 全球受歡迎的生態旅遊景點包括冰島、肯亞、帛琉和尼泊爾。
- 截至2018年底,尼泊爾的遊客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1,173,072人,增長了24%,這非常引人注目。同樣,肯亞在2018年的遊客到訪人數增長了37%以上,超過了200萬人次。
- 此外,哥斯大黎加、加拉巴哥斯群島和巴拿馬等國家現在也成為生態旅遊的首選目的地。
- 與該國的歷史、生態和文化旅遊資產相比,衣索比亞近年來專注於利基市場,取得了令人欽佩的成功。野生動物旅遊、觀鳥、珊瑚礁和亞馬遜森林等未受破壞的自然區域,都吸引了遊客前往該地區。
2019冠狀病毒病影響分析
- 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產業之一是旅遊業。病毒爆發的持續時間將繼續成為決定疫情整體影響的重要考慮因素,儘管預計2023年之後,全球旅遊市場將恢復正常。
- 由於全球實施旅行限制以試圖阻止疫情蔓延,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對生態旅遊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 在2019冠狀病毒病之後,世界各國都在尋求加強其旅遊業。為了幫助旅遊業,各國政府正在進行結構性改革並提供財政刺激。
結論
生態旅遊增長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在生態旅遊地點缺乏適當的支援基礎設施,例如前往新興和欠發達國家不同生態旅遊目的地的空氣、火車或道路交通不便。儘管存在這些問題,但全球生態旅遊業預計將以17.5%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從2021年的1577.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854.3億美元。全球生態旅遊市場的規模預計將以12.7%的複合年增長率,在2026年達到2990.3億美元。
作者:卡提克·巴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