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導體任務:為半導體製造的自力更生鋪路

作者: Vikas Kumar

2024年10月1日

印度半導體任務:為半導體製造的自力更生鋪路

「在 21 世紀,晶片永不下線……當晶片短缺時,你可以押注印度」–尊敬的總理 Narendra Modi 在印度博覽中心有限公司於諾伊達舉行的 2024 年印度半導體任務第二階段開幕式上,引用了這句話。時間從 9 月 11 日至 9 月 13 日。

這項任務對半導體投資者有多重要? 印度能否在這個產業中實現自力更生? 我們將深入研究市場,深入了解這項任務的未來前景、政策和措施。

2020 年上半年,半導體突然且大規模短缺,導致 Covid19 疫情期間情況急劇惡化,以致製造工廠停產。 由於半導體危機而陷入困境,印度政府啟動了「印度半導體任務」,以應對半導體短缺並在半導體市場上實現自力更生。

為什麼啟動印度半導體任務?

2020 年,由於供應鏈中斷,全世界都面臨半導體晶片短缺的問題。 這是許多因素累積的結果。 由於 Covid-19 疫情導致全球製造工廠停產並擾亂航運和物流,造成了動盪。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也擾亂了供應鏈,因為烏克蘭是半導體製造中專門使用的(氖和鈀)原材料的供應商。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晶片戰爭」由於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爭奪全球半導體領導者的地位,也造成了混亂。

中國、台灣、韓國和日本等亞太經濟體占全球半導體產量的 72% 以上。 過度依賴外國可能會對印度經濟構成巨大威脅。 例如,如果中國控制了佔有 56% 市場份額的台灣,可能會抑制與半導體相關的產業。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印度半導體任務倡議非常重要,對於電信、國防等其他關鍵部門也很重要。 例如,美國以安全問題和國家威脅為由,禁止了華為。

印度半導體任務迄今為止蓬勃發展的歷程

印度半導體任務成立會議:

印度半導體任務第一屆會議名為「2022 年印度半導體大會」,在班加羅爾舉行,旨在展示印度作為半導體設計和製造中心的地位。 憑藉其成功,印度半導體任務舉辦了「2023 年印度半導體大會」,主題為「催化印度半導體生態系統」,地點在古吉拉特邦甘地訥格爾。 「2023 年印度半導體大會」吸引了來自 23 個國家/地區的 8,000 人以及來自美光科技、應用材料、富士康、Cadence 和 AMD 等全球主要公司的工業家參與,從而推動了其經濟增長。

本次大會重點介紹了人才投資、研究措施和協作框架。 來自 24 個不同國家的 250 多家公司參加了由印度半導體任務組織的「2024 年印度半導體大會」,所有這些公司都關注印度向半導體強國的急劇轉型。

印度政府盡最大努力提供補貼和獎勵

印度政府提出了一項 100 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獎勵計劃。 政府已採取積極措施,推出驚人的計劃,例如 –


  • 用於建立半導體晶圓廠和顯示器晶圓廠的修訂計劃 – 將為在印度建立半導體和顯示器晶圓廠的所有技術,按同等基礎提供 50% 項目成本的財政支持。 這些計劃中高達 2.5% 的支出用於支持生態系統發展以及技能發展和培訓需求的研發需求。

  • 用於建立化合物半導體/矽光子學/感測器(包括 MEMS)晶圓廠/離散半導體晶圓廠和半導體 ATMP/OSAT 設施的修訂計劃 – 將按同等基礎提供 50% 資本支出的財政支持,用於建立化合物半導體、矽光子學、感測器晶圓廠、半導體封裝、半導體設計等。

  • 設計連結獎勵計劃,該計劃將提供 50% 的支出以及 4%-6% 的部署連結獎勵,以在未來 5 年內達到 1,500 億盧比的營業額。

  • 莫哈里的半導體資料庫的現代化和商業化。 由於這些政策和激勵措施,印度在很短的時間內吸引了價值超過 1.5 兆印度盧比的投資,並且還有許多項目正在籌備中。


與印度理工學院和工業巨頭合作進行研發和製造

印度是 20% 半導體設計工程師的所在地,已設立了 1 兆印度盧比的特殊研究基金。

7 月 15 日,全球晶片巨頭 AMD 宣布與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創新與創業協會 (SINE)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AMD 將向在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孵化、致力於開發節能脈衝神經網路 (SNN) 晶片的初創公司提供贈款。

印度的夢想是世界上每台設備都應該配備印度製造的晶片。 它計劃與印度理工學院合作,在印度太空科學研究所建立一個半導體研究中心,不僅生產當今的高科技晶片,還生產下一代晶片。

2024 年 2 月,三星半導體印度研究中心 (SSIR) 在班加羅爾開設了一個新的半導體研發機構。 美光和高通已在海德拉巴設立了研發機構,並在印度理工學院海德拉巴分校設立了第一個無晶圓廠孵化器。

最近,TSSC 與「Semicon Academy」合作,提供 VLSI 領域設計、測試和物理實現方面的專業培訓。 該計劃旨在將高端技能培訓納入本財政年度內的大學、學校和企業環境。 目標是建立一個強大的人才庫,能夠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創新和增長。

印度半導體任務對獲得投資流入產生了樂觀的影響

外國直接投資和國內投資

從最近的外國直接投資和國內投資可以看出,印度已準備好在這個產業中佔據主導地位。 國內外企業集團都對這個產業同樣感興趣,這體現在他們的大量投資中。 許多半導體產業巨頭,如 Tata、Adani、Kaynes Semicon Pvt Ltd.、RRP Electronics 和美光科技,都宣布在印度半導體生態系統中進行投資,還有一些公司正在深入研究探索製造機會。 分析顯示,透過合作夥伴關係獲得的投資價值較高,由 Tata 和 Adani 等印度巨頭完成的投資額為 1,82,547 億印度盧比。 獨立投資的價值相對較低,主要由美光科技、Kaynes Semicon Pvt. Ltd.、RRP Electronics 和 Tata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 Pvt. Ltd. 完成,投資額為 89,389 億印度盧比。 迄今為止,獨立國內投資額約為 66,873 億印度盧比。 此外,與封裝和組裝裝置相比,製造單位需要大量投資。

僅 Tata 一家就提出了 1,18,000 億印度盧比的投資。 Tata Electronics 正在擴大其半導體製造能力,在古吉拉特邦的多萊拉額外增加兩個晶圓廠,價值 91,000 億印度盧比,每月將生產多達 50,000 片晶圓。 CG Power & Industrial Solutions Ltd. 與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合作,將在古吉拉特邦薩南德設立 ATMP 裝置,投資額為 7,600 億印度盧比。 美光最近開始在古吉拉特邦建設其 27.5 億美元的組裝和測試設施。 Kaynes Semicon Pvt Ltd. 正在投資 3,300 億印度盧比,在古吉拉特邦薩南德建立一個半導體製造單位。

班加羅爾引領半導體新創中心

隨著蓬勃發展的 15 家印度半導體新創公司,這個產業可能會在全球層面帶來革命。 Saankhya Labs、Mindgrove Technologies、Terminus Circuits、Morphing Machines、FermionIC Design、Oakter、Agnit Semiconductors、Incore Semiconductors 就是其中的一些。 班加羅爾是矽谷之城,以 (63.7%) 的企業領先於新創中心,其次是德里 NCR (9.9%)、海德拉巴 (5.5%) 和清奈 (4.4%)。 中央政府已設立一個特別儲備基金,撥款 1 萬億印度盧比,以推動半導體和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創新,並為半導體生態系統中的原材料供應商、氣體供應商和其他供應商提供更容易的支持。 其他具有有利條件的發展中邦,如廉價勞動力、便捷的交通和貨運設施,應挺身而出,探索該領域的增長機會。

印度半導體任務可能會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工業增長

這項任務可能會為印度經濟帶來福音,透過創造就業機會、預期的市場規模超過 1000 億美元,並在 2030 年之前額外增加 60 萬個就業崗位。 印度半導體生態系統有望成為推動全球產業在 2030 年之前增長至 1 萬億美元的重要貢獻者。 透過這項半導體計劃,印度將創建一支由 85,000 名技術人員、工程師和研發專家組成的半導體勞動力隊伍。

政府應更加重視製造工廠,而不僅僅是建立封裝設施

印度致力於發展成為多元化和有彈性的半導體供應鏈。 印度擁有 14 億人口,是電子、汽車、IT 和醫療保健產業的巨大市場。 因此,它不僅可以作為具有巨大國內消費潛力的市場,還可以作為該產業所需的熟練技術青年的中心。

它渴望在 10 年內擁有 10 家半導體製造工廠,但根據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這個數字相對較低。

為了讓印度在半導體供應鏈中脫穎而出,北方邦等邦應挺身而出,採取措施為建立製造工廠提供有利條件。 政府還應為該產業的研發提供獎學金,因為現在是時候吸引印度青年傾向於半導體產業,並將其視為潛在的職業發展選擇。 儘管印度正在向市場參與者提供 70-75% 的補貼和其他好處,但其目標應該是使印度成為製造中心,而不僅僅是「設計和封裝中心」。 迄今為止,印度政府的投資更多是針對封裝。 它應強調生產半導體晶片,以實現自給自足,並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實現自力更生。 透過採取這些措施並與印度理工學院和其他大型企業合作,可能會刺激印度經濟的 GDP 增長率,從而展現該任務的樂觀影響。

取得回電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