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買力對本地生產食品購買行為的影響
農民市集和消費者對本地生產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本地種植的食物是一個更廣泛的術語,主要描述在100英里(160公里)地理範圍內生產的食品,這些食品可被視為特定地區的本地食品。本地種植的食物主要在常規雜貨店、超市、農民市集或社區支持的農業計畫中找到。這些食物不僅旨在提供健康益處,並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形式的環境影響,而且還為國家創造了重要的經濟機會。本地食物不僅味道更好、更有營養,而且保存時間更長,純淨且衛生,並進一步鼓勵均衡的飲食並提高食品安全。本地種植食品的一些例子可以是水果和蔬菜、乳製品和雞蛋,甚至包括本地飼養的肉類。
本地食品運動已從農村農貿市場攤位到超市貨架上迅速蔓延。此外,食品領域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也押注於連接農民和消費者,並使農民市集變得更好,從而重振和加強區域食品系統。更多的市場將為農民出售其商品鋪平道路,而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可以直接從種植者那裡購買本地生產的食物。本地食品的大型企業不僅導致了從農場到餐桌餐廳和農民市集數量的指數增長,而且甚至連鎖雜貨店和大賣場零售商也紛紛加入,並積極擴張和行銷其本地種植的商品以供出售。
例如,沃爾瑪是最大的零售商,已將本地食品作為其長期增長戰略的基石,其中在2010年,它宣布了一項戰略,重點關注農業的可持續性,特別是將更多的本地食品擺上商店貨架。該公司旨在到2015年在美國銷售約10%的本地食品,而同期在加拿大的目標約為30%。作為其擴張戰略的一部分,該公司還對新興市場的中小型農民進行了某些投資,以支持本地農產品。此外,芝加哥的綠色城市市場成立於1998年,旨在通過支持當地農場來增強該地區本地食品的多樣性。芝加哥林肯公園的本地食品市場每年吸引近200萬遊客,以吸引本地種植食品的可持續性。它將當地農民和生產商直接與芝加哥的廚師、餐廳和社區聯繫起來,目的是分銷和推廣本地農產品。此外,總部位於美國的 Jewel-Osco、Albertsons 和 Lucky Supermarkets 的所有者 Supervalu 採購了約 25-40% 的本地種植食品。此外,英國連鎖超市 Waitrose 也是歐洲雜貨商之一,在其商店銷售超過 2500 種本地產品。
新興市場對本地食品的需求代表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從經濟角度來看,本地食品系統促進了創業,旨在保留資本並支持農村地區的就業機會,因此可以作為就業培訓和技能發展的孵化器,並刺激對區域本地農產品的需求。對本地食品的過高需求支持了一個一直在衰落的行業,小型農場的數量不斷減少,農民的年齡不斷增長。在區域市場銷售的財務影響對於總年收入低於350萬美元的水果和蔬菜農場而言更大。在區域市場銷售的小型農場預計將獲得正的農場淨收入並降低運營費用比率,從而提高農場的生存能力。此外,與僅參與批發渠道的農場相比,每產生100萬美元的收入,參與某種形式的直接行銷的農產品農場可創造超過32個就業機會,而後者僅創造10.5個就業機會,這主要歸功於直接行銷商與未參與直接行銷的生產商相比,在當地採購了更大比例的投入品。
本地食品具有高品質、更真實、環境友好並支持當地社區的特點,豐富了人們的購買行為。它不僅支持當地經濟,而且除了提供更健康的替代品、增加有機生產和改善碳足跡外,還提供更廣泛的產品種類。但是,如果雜貨購物者首選的商店沒有本地食品,他們往往會更換商店以獲得更好的本地食品選擇。在獲得本地食品方面,農民市場和農場商店在可信賴度方面表現出色,而大型零售商和國家本地食品超市和天然食品超市緊隨其後。此外,大多數雜貨購物者願意為本地農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並且由於本地農產品的積極屬性,他們願意超過10%的價格。
在考慮了雜貨購物者的購買決策之後,迎合本地食品的公司也不能落後。該領域的參與者還會考慮其購買力,以向家庭提供本地農產品。但是,在採購本地食品時,公司面臨著巨大的差距。公司通過外部聘用的承包商間接採購食品,以管理其內部食品服務。由於他們無法直接控制進入其辦公室的產品的採購,因此他們與第三方承包商(例如供應商)合作,在其中表明偏好並設定食品採購標準。本地食品採購有助於公司提高其運營的可持續性,減少食品里程,通過提供與生產商的直接聯繫來提高透明度,並使買家能夠投資於其當地食品經濟。
但是,購買公司在與當地生產商建立聯繫時面臨許多障礙。舉例來說,美國是主要的漁業產品生產國,但國內消費的魚類中有85%以上是進口的,而國內捕撈的漁業產品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出口到該地區,這歸因於海鮮的長供應鏈、缺乏標準化和農產品的季節性。因此,公司需要與其食品服務提供商合作,以鼓勵更多地採購本地食品,需要整合標準,或者可以與第三方食品服務合作夥伴簽訂合同,這些合作夥伴可以幫助本地生產商規劃庫存和生產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他們可以與當地利益相關者互動,以研究創新的分銷模式,以解決小型生產商面臨的最後一哩路挑戰。
雖然附近農場對優質食品的需求描繪了有希望的需求,但將本地食品運送到本地消費者的商業服務和設施似乎並不強大,從而導致供應鏈日益複雜。在沒有適當標準的情況下,公司可以按食品類別設置適當的標準,以獲得所需的結果。例如,為「本地海鮮」定義的標準不適用於未位於沿海地區的公司,但「國內海鮮」標準將適用。此外,公司還可以推動員工參與本地食品和食物浪費問題。這些只是公司可以使用其購買力來推動本地食品市場的幾種方式。
結論
總而言之,本地種植的農產品不能被忽視,因為它是雜貨行業新興且利基的細分市場之一。大型食品零售商需要努力在買家之間獲得信任,在提供高品質和標準化的本地食品產品方面脫穎而出。儘管消費者願意為本地農產品付出更多,但也願意更換競爭對手以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利用這種意願將有助於雜貨商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獲得積極影響和長期增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