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建築:革新建築流程,提升速度與效率”
場外建築
場外建築指的是在最終安裝地點以外的地點進行建築構件的製造、規劃、設計、預製和組裝,以支援固定結構的快速建造和施工效率。
這些建築元件可以在另一個地點進行預製,然後運輸到工地,或者在施工現場預製,然後運輸到其最終位置。
執行場外建築的不同形式

- 體積式建築:在體積式建築中,三維單元在工廠中製造,然後運到工地並用螺栓連接。建築框架可以使用鋼、木材或混凝土。工廠擁有經過第三方批准的生產品質管制系統
- 混合式建築:混合式建築結合了體積式和板材方法,以開發單一建築。這就是為什麼這種建築也被稱為半體積式。混合系統是完全預製或工廠預製的建築安裝
- 板材建築:這些是作為牆壁、地板或屋頂面板使用的平板單元,用於創建完整的結構外殼。這些板材單元是工廠預製的,然後運到工地進行組裝成三維結構,或安裝到現場已建成的結構中
- 子組件和配件系統:子組裝是建築組件在永久安裝到現場之前,最初在現場建造的過程。其中包括建築元件、材料、設備和預製部件。這種建築類型涉及製造小型建築組件,如屋頂桁架、地板管道、樓梯、屋頂桁架、預製混凝土樑和柱
場外建築的特徵
場外建築使用各種材料、規模和系統,以及尖端的生產技術、數位軟體和現代組裝方法。
以下情況使場外建築最為適用:

場外建築的優點

- 專案更快完成和提高生產力:預製和模組化建築允許在現場工作進行的同時,對組件進行場外建造,這加快了專案的完成速度並提高了效率。當組件在到達工作地點之前進行預製、測試和檢查時,天氣等外部因素不太可能影響時間表。此外,現場設置和預組裝時間減少。根據估計,場外建築專案的完成速度比傳統建築專案快20%到50%
- 成本管理和可預測性:除了專案更快完成所帶來的成本節約之外,組件本身也可能帶來節約,因為在工廠製造可能比在工作現場更具成本效益。影響專案成本的外部限制更少——天氣、現場與場外建築的材料/勞動力成本、儲存費用等等
- 品質和流程的可預測性:可預測的結果是通過自動化預組裝產生的,這需要遵守可重複的程序。減少現場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品品質變化的可能性。在運輸之前,場外製造的組件必須通過品質管制
- 提高工人安全:場外建築減少了工人在現場花費的時間,與工廠相比,現場是一個控制較少的地方,不利於保持社交距離,並提高工人安全
市場規模:場外建築

場外建築市場預計將從2020年的1.30409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2.354676億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9%。
場外建築非常適合移動辦公室、咖啡館、房車、發電廠和洗手間等應用。場外結構由鋼、木材、混凝土和許多其他材料製成。使用鍍鋅鋼以其剛性、強度和耐用性推動了場外建築市場的增長。
增長動力:場外建築

結論
場外建築指的是在最終安裝地點以外的地點進行建築元件的製造、規劃、設計、預製和組裝,以支援永久結構的快速建造和高效施工。此類建築元件可以在不同的地點進行場外預製,然後運輸到現場,或者在施工現場預製,然後運輸到其最終位置。來自場外建築的產出具有元件化、板材化和模組化的元素,這些元素用作結構元件、圍護和服務元件或室內隔牆系統。
作者:Dipanshi Si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