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業脫碳:挑戰與投資策略
簡介
鋼鐵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作為最重要的工程和建築材料之一,鋼鐵被廣泛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鋼鐵產業目前是三大二氧化碳生產者之一。因此,世界各地的鋼鐵生產商不得不應對脫碳挑戰,以從經濟和環境的角度盡量減少其碳足跡。
2015年,190個國家通過《巴黎協定》,標誌著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遷問題取得了重大進展。三大污染國,中國、印度和美國,不在此約60個國家之列。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包括英國和歐盟在內的幾個國家已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波蘭除外)。此外,一些國家已承諾努力實現更早的期限。這些協議整體上增加了所有工業部門尋求脫碳的壓力。2018年,每生產一噸鋼鐵平均排放1.85噸二氧化碳,約佔世界總排放量的8%。因此,世界各地的鋼鐵生產商,特別是歐洲的鋼鐵生產商,不得不應對與脫碳相關的問題。

2019年,高爐-轉爐煉鋼和電弧爐煉鋼合計排放約3.1 Gt和0.5 Gt的CO2。中國和印度的電弧爐具有高CO2強度,因為它們使用大量生鐵或煤基直接還原鐵(DRI)作為原料,而不是廢鋼,這增加了全球所有電弧爐的CO2排放量。
根據上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以及聯合國《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中公佈的2019年52 Gt CO2-e(其中還包括非CO2溫室氣體排放),全球鋼鐵產業約佔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根據上述鋼鐵產業的CO2總排放量以及國際能源署(IEA)在2019年公佈的全球CO2排放量33 Gt CO2,鋼鐵產業佔全球CO2總排放量的11%。重要的是要注意,只有中國和美國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高於全球鋼鐵產業。

鋼鐵產業脫碳的投資策略
在現有鋼鐵廠安裝碳捕獲機械是鋼鐵製造過程脫碳的一種方法。這將使鋼鐵製造商能夠繼續運營其設施,而不會損害環境。在鋼鐵廠捕獲碳的項目仍處於試點階段。為了降低碳捕獲的價格,使其可以用作大規模解決方案,無疑需要更多的投資。
為了在印度安得拉邦建設975 MW的太陽能和風能生產能力,印度頂級能源轉型公司Greenko於2022年3月達成合作。通過將該項目與Greenko的水電抽水蓄能設施相結合,目標是克服太陽能和風能的間歇性,並為AM/NS India(與日本制鐵合資的印度鋼鐵製造企業)提供250 MW的連續、可再生能源。
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和加拿大政府於2021年7月宣佈了歐洲以外的第一個重大脫碳項目,其中包括在安賽樂米塔爾Dofasco工廠投資18億加元用於脫碳技術。
結論
在彌合實施-雄心差距方面存在許多障礙。擴大創新技術、投資、競爭力,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為幾乎零排放的鋼鐵創造市場,確保戰略投入,以及解決相關問題只是一些例子。鋼鐵脫碳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各國之間以及公共和商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對於加速向淨零排放路徑的過渡至關重要。經合組織(OECD)鋼鐵政策界匯集了政府和企業,隨時準備支持實施過程,並促進與現有鋼鐵脫碳計劃的協同作用。
作者:Divyansh Tiw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