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紀錄片電視市場預計於 2033 年達到 USD 數百萬美元,以 7% 的 CAGR 成長,UnivDatos 預測。

作者: Tanzila Naz, Research Analyst

2025年10月9日

報告的主要亮點

  • 消費者興趣增加:人們越來越尋求既能娛樂又能提供知識的內容,從而產生更高的觀看次數,促進市場發展,並透過廣告機會產生收入。

  • 技術進步:透過使用 4K/HD 相機,製作品質得到提升。數位編輯工具使後期製作工作更加快速,而無人機的使用為使用者提供了身臨其境的體驗。

  • 社會與文化紀錄片在市場上似乎有利可圖:社會與文化紀錄片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這些紀錄片突顯了社會和文化議題及其對當地人民的動態影響。

  • 投資:組織和資助基金會提供資金,以支持獨立創作者和電影製作人製作社會和文化紀錄片。

根據 UnivDatos 的一份新報告,紀錄片電視市場預計到 2033 年將達到美元百萬,在預測期內(2025-2033 年)以 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紀錄片是一種非虛構電影或網路系列,描繪真實事件、真實人物和真實問題,旨在教育人們並保存歷史。早些時候,紀錄片由英國廣播公司 (BBC)、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在電視上播放。然而,在 COVID-19 期間,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 和 Hulu 等串流平台的擴張改變了市場格局。由於人們待在家中,對真實和教育內容的需求增加,這促進了紀錄片的觀看次數。例如,Netflix 於 2020 年推出的紀錄片《虎王》成為觀看次數最多的紀錄片。此外,電影製作人和創作者正在透過紀錄片突顯各種社群和地區的議題、社會正義運動、文化和傳統。例如,2012 年的紀錄片《南方深處》突顯了 HIV/愛滋病問題,展示了貧困和缺乏醫療保健如何影響南美洲的農村地區。例如,2025 年 1 月,為社會福利問題提供資助的福特基金會出資 420 萬美元用於創作社會正義紀錄片。紀錄片不僅是娛樂的來源,它們還提供關於世界某些問題的知識和意識。此外,人工智慧在製作工作中的應用也推動了市場的增長。傳統上,製作紀錄片需要進行大量的手動工作,這需要更多的時間並且成本很高。人工智慧在製作工作中的應用,例如語音複製、字幕撰寫、恢復舊的和損壞的影片以及自動影片編輯,降低了成本和時間。人工智慧驅動的推薦演算法會根據使用者偏好推薦紀錄片,確保小眾紀錄片的全球影響力。

存取範例報告(包括圖表和數據):https://univdatos.com/reports/documentary-television-market?popup=report-enquiry 

改變產業的區隔

根據類型,紀錄片電視市場分為歷史、社會與文化、自然與野生動物、科學與技術和其他。2024 年,社會與文化紀錄片電視市場佔據主導地位,預計在整個預測期內將保持其領先地位。社會紀錄片展示了關於人權、性別不平等、童工、貧困、種族主義和政治關注等問題。而文化紀錄片則突顯了多樣化的文化習俗。社會與文化的結合不僅突顯了社會議題,還描述了文化因素如何受到這些習俗的影響。例如,Tubi 平台紀錄片《蜜鄉》透過一位養蜂人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農村問題。2015 年的印度紀錄片《印度的女兒》突顯了性別不平等、人們的思維方式、正義以及對婦女安全的關注。此外,Netflix、Amazon Prime 和 Hulu 等 OTT 平台由於公眾需求而優先考慮這些類型。例如,2025 年 1 月,北歐政府、北歐電影基金會和北歐媒體頻道達成一項資金協議,為北歐電影和電視基金 (NFTVF) 提供資金,以提高紀錄片系列和電影的品質。此外,日舞協會還為社會文化紀錄片提供資助。

根據該報告,紀錄片電視市場的影響已被確定為對北美地區影響較大。感受到的部分影響包括:

2024 年,北美紀錄片電視市場在全球紀錄片電視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預計在預測期內將保持這一地位。該地區是才華橫溢的電影製作人、公司和工作室的聚集地。發行網路確保了內容的全球影響力。此外,在主要頒獎典禮和電影節(如奧斯卡金像獎、艾美獎、多倫多電影節和日舞影展)上,該地區因其紀錄片而獲獎,獲得了全球認可。諸如《美國工廠》、《黑鯨》、《海豚灣》和《不願面對的真相》等紀錄片不僅產生了收入並獲得了全球觀眾的觀看,還提升了該地區的軟實力。日舞協會、麥克阿瑟基金會、福特基金會、翠貝卡電影學院和 ITVS 基金等資助組織正在為電影製作人和獨立創作者提供資金,以創作紀錄片。

報告的主要內容

按收入劃分的市場規模、趨勢與預測 | 2025−2033 年。

市場動態 – 主要趨勢、增長驅動因素、限制因素和投資機會

市場區隔 – 按類型、發行平台、長度、受眾以及地區/國家進行的詳細分析

競爭格局 – 主要供應商和其他主要供應商

取得回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