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掌握稀土回收寶座:原因與影響

作者: Himanshu Patni

2024年4月13日

稀土元素是一組由 17 種特殊金屬組成的元素,對於現代科技至關重要,從智慧型手機到風力渦輪機都不可或缺。長期以來,中國在稀土礦業領域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但其影響力不僅限於開採,還在稀土金屬回收市場中佔有重要份額。本部落格深入探討中國佔據主導地位的原因、探討近期趨勢,並檢視對全球市場的影響。

歷史上的領先優勢:奠定主導地位的基礎(2010 年之前)

中國在稀土回收領域的主導地位可以追溯到早期對稀土礦業的關注。在 1980 年代和 90 年代,中國積極提高產量,充分利用豐富的儲量和寬鬆的環境法規。這使其在成本上相較於競爭對手具有顯著優勢,導致許多西方礦場關閉。

存取範例報告(包括圖表和數據) https://univdatos.com/reports/rare-earth-metal-recycling-market?popup=report-enquiry 

數據焦點: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社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5 年)的一份報告,到 2000 年,中國控制了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產量。

擠壓與回應:回收利用的催化劑(2010-2020 年)

2010 年,由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突顯了依賴中國的國家的脆弱性,緊張局勢加劇。這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爭奪戰,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並探索替代來源。這也突顯了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新聞片段:

路透社 2012 年的一篇文章(「稀土:中國的控制力減弱,但主導地位並未結束」)指出,雖然一些非中國礦場正在重新開放,但中國仍然加工了全球 80% 以上的稀土。

中國的回收優勢:多面向方法

以下幾個因素促成了中國在稀土金屬回收領域的主導地位:

· 完善的基礎設施:中國擁有完善的稀土加工和精煉基礎設施,可以很容易地用於回收目的。

· 強大的製造業基礎:中國強大的電子和製造業產生了大量的含稀土廢棄物,為回收設施提供了現成的原料。

· 政府支持:中國政府實施了促進稀土回收的政策,包括對回收公司的補貼和稅收減免。

數據焦點:

Adamas Intelligence 在 2020 年的一份報告中估計,中國加工了全球約 80% 的廢棄稀土磁鐵,這在整個稀土回收市場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

不斷演變的格局:挑戰與機遇(2020 年至今)

雖然中國仍然是領導者,但全球稀土回收格局正在轉變。以下是一些主要趨勢:

· 環境問題:世界各地更嚴格的環境法規正在推動更清潔、更永續的回收措施。中國面臨著解決與其傳統方法相關的環境問題的壓力。

· 技術進步:全球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的、改進的回收技術,這些技術更有效率且更環保。這可能會為其他國家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美國和中國之間持續不斷的貿易戰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依賴中國稀土供應的擔憂。這激勵了其他國家投資於國內回收能力。

點擊此處查看報告說明和目錄 –https://univdatos.com/reports/rare-earth-metal-recycling-market 

新聞片段:

《華爾街日報》2023 年的一篇文章(「美國旨在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強調了美國政府支持國內稀土回收設施的努力。

展望未來:

中國在稀土金屬回收領域的主導地位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雖然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可能是一個主要參與者,但其他國家正在投資回收能力,以實現市場多元化並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技術進步和更嚴格的環境法規可能會進一步重塑格局。

以下是一些潛在的未來情境:

· 多極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個更加平衡的市場,中國將與美國和日本等其他國家分享主導地位,每個國家在回收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 關注永續性:環境考量可能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全球範圍內開發更清潔、更有效率的回收流程。

· 合作與創新:研究和開發方面的國際合作可以加速回收技術的進步,使整個市場受益。

結論

中國在稀土礦業方面的歷史性主導地位已轉化為在回收市場中的領先地位。然而,全球格局正在演變。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技術的進步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稀土金屬回收的未來可能會更加平衡和地域多元化。這種轉變為這些關鍵要素提供了一個更永續和安全的供應鏈的機會。

取得回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