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UnivDatos 的數據,東南亞手術機器人市場預計將成長 18.37%,到 2033 年達到 USD 數百萬美元。

作者: Shalini Bharti, Research Analyst

2025年10月8日

報告的主要亮點

  • 該行業有 Medtronic、Stryker 和 Johnson & Johnson 等世界領導者,以及 EndoMaster 和 NDR Medical Technology 等本地創新者的廣泛參與,透過創新產品並將技術整合到產品中,進一步推動了競爭。

  • 泰國和馬來西亞是頂級採用者,因為它們擁有完善的醫療保健基礎設施,而印尼和越南是成熟市場,在提供機器人輔助手術的醫院中,投資不斷增加。

  • 市場收入主要來自機器人技術,但儀器和配件的成長持續穩定,這歸功於高更換率,並且由於醫院追求長期維護和培訓支持,服務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 醫院、醫科大學和技術供應商之間的新興合作夥伴關係正在增加培訓計畫並加速外科醫生採用,而跨境關係正在幫助在新興經濟體中引入複雜的手術機器人技術。

  • 隨著醫療保健支出的增加和私營部門的擴張,該行業的投資前景正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進入該地區,使東南亞成為未來十年部署手術機器人的戰略位置。

根據 UnivDatos 的一份新報告,東南亞手術機器人市場預計到 2033 年將達到美元  百萬,在預測期內(2025 年至 2033 年)以 18.3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採用是由於對微創手術的需求增加、私立醫院的快速增長以及泰國和新加坡等地醫療旅遊目的地的發展等因素推動的。支持性的醫療保健投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監管支持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發展此外,技術創新的不斷湧現推動了市場的成長。

例如,2025 年 1 月 15 日,東南亞聖路加醫療中心啟動了該地區首個機器人心臟手術計畫。這項歷史性的舉措是由於聖路加多學科團隊與西維吉尼亞大學 (WVU) 心臟和血管研究所的專家團隊以及一名醫師助理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實現。

該計畫首次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的機器人輔助心臟手術,展示了這項先進技術的變革潛力。

驅動因素:對微創手術的需求不斷增長

對微創手術的需求增加是推動東南亞手術機器人市場的因素之一。在患者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中,對造成較少創傷、疤痕和縮短住院時間的手術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機器人系統增強了此類手術所需的準確性和控制力,並且在涉及泌尿科、婦科和普通外科的複雜病例中特別有益。這種轉變可由意識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該地區先進醫療中心的普及來證明。由於醫院努力進入本地和國際醫療旅遊市場,因此對微創手術的機器人平台的投資不斷增加

存取樣本報告(包括圖表和數字):https://univdatos.com/reports/southeast-asia-surgical-robotics-market?popup=report-enquiry

例如,2024 年 12 月 31 日,東南亞聖路加醫療中心自豪地推出了該地區首個機器人心臟手術。這項令人難以置信的里程碑是透過聖路加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實現的。

改變行業的細分市場

  • 根據產品類型,市場分為機器人系統、儀器和配件以及服務。其中,機器人系統市場在 2024 年佔據了最大的份額,因為醫院投資新的機器人系統以提高手術準確性。它們的使用成為對補充服務和配件的需求來源,為企業帶來重複收入。如此穩固的安裝基礎為安裝人員在全球和區域範圍內提供了長期的成長前景。對支援更精確手術的手術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長,並且它們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醫療專業領域。2024 年 11 月 6 日,Sysmex Corporation 宣布使用「hinotori 手術機器人系統」(hinotori) 的首例海外手術(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已在新加坡中央醫院成功完成。

改變行業的地區

  • 預計越南市場將以顯著的複合年增長率成長,這得益於政府的醫療保健現代化舉措、私人投資的增加以及醫院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人口需要高端微創治療,機器人的採用正在獲得相當大的動力。席捲全國的數位醫療保健和技術採用驅動因素提供了一個可以實施機器人系統的理想環境。對於公司而言,越南提供了一個高成長的前沿陣地,可以保證東南亞長期投資的戰略定位。例如,2025 年 7 月 29 日,越南神經科治療取得重大突破,Vinmec Central Park 國際醫院的醫生成功地利用 AutoGuide™ 機器人引導系統為一名患有耐藥性癲癇的 9 歲男孩進行了 SEEG 植入手術。

報告的主要內容

按收入劃分的市場規模、趨勢和預測 | 2025 年至 2033 年。

市場動態 – 主要趨勢、成長驅動因素、限制和投資機會

市場細分 – 按產品類型、按應用、按最終用戶、按國家/地區的詳細分析

競爭格局 – 主要供應商和其他主要供應商

取得回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