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估值為67.204億美元,預計在預測期內(2023-2030年)將以11.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異位性皮膚炎 (AD),也稱為濕疹,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其特徵是皮膚出現紅色、發癢和發炎的斑塊。 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始於嬰兒期或兒童期,但也可能持續到成年。 人們認為AD是由遺傳、免疫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包括皮膚屏障缺陷、免疫系統失調以及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廣泛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其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工業化國家,這正在推動異位性皮膚炎(AD)市場。例如,根據世界過敏組織 (WAO) 的數據,全球AD患病率在兒童中為15%至30%,在成人中為2%至10%。 此外,隨著全球醫療保健支出的增加,患者可以更容易地獲得醫療保健服務和慢性病(如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例如,根據《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2018年美國異位性皮膚炎的年度費用超過5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費用歸因於處方藥和門診就診。
在市場上運營的主要參與者包括輝瑞公司、艾伯維公司、百時美施貴寶、再生元製藥公司、Evelo Biosciences, Inc.、賽諾菲、諾華製藥、GALDERMA LABORATORIES, L.P.、禮來公司 (Dermira)、大塚製藥有限公司。這些參與者已進行了多次併購以及合作夥伴關係,以利用高科技和創新產品/技術為客戶提供便利。
報告中提供的見解
“在藥物類別中,皮質類固醇類別在2023年佔據了顯著的市場份額。”
根據藥物類別,市場分為皮質類固醇、PDE4抑製劑、鈣調磷酸酶抑製劑、皮膚屏障潤膚劑和其他。 其中,由於多種因素,預計皮質類固醇類別的市場複合年增長率將更高,包括其在控制與AD相關的發炎和瘙癢方面的良好療效、其廣泛的可用性以及與某些較新的治療選擇相比相對較低的成本。 皮質類固醇,無論是局部用藥還是全身用藥,長期以來一直是AD治療的主要手段,可迅速緩解症狀並有助於控制病情發作。 因此,它們仍然是醫療保健提供者和患者在管理輕度至中度AD以及作為更嚴重病例的輔助治療的熱門選擇。
“在最終用戶中,醫院藥房類別在2023年佔據了更高的複合年增長率。”
根據最終用戶,市場分為醫院藥房、零售藥房、在線藥房。 其中,預計在預測期內,醫院藥房類別將更多地採用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由於多種因素,包括AD患病率的增加、新治療方案的出現以及對醫院環境中專業護理需求的增加,醫院藥房類別在異位性皮膚炎 (AD) 市場中正在經歷增長。 醫院在AD的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需要強化治療、多學科護理或獲得先進治療方式的嚴重疾病病例中。 製藥公司不斷開發和推出新的AD治療方案,包括生物製劑、小分子抑製劑和新型局部製劑。 此外,醫院藥房可以提供專業的配藥服務,以根據AD患者的具體需求定制藥物。
“2023年,北美地區在異位性皮膚炎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在異位性濕疹患病率不斷上升以及普通人群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不斷提高、生活方式改變的推動下,預計未來幾年北美異位性皮膚炎市場將繼續增長。 例如,2020年,根據national eczema.org的數據,美國有3160萬人(10.1%)患有某種形式的濕疹,並且患病率在兒童早期達到高峰。 據估計,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在一生中會患上濕疹,並且患病率在兒童早期達到高峰。
異位性皮膚炎市場報告覆蓋範圍
購買本報告的理由:
客製化選項:
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可以根據要求或任何其他細分市場進一步客製化。 除此之外,UMI深知您可能有自己的業務需求,因此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以獲取完全符合您要求的報告。
異位性皮膚炎市場分析的研究方法 (2023-2030)
分析歷史市場、估計當前市場以及預測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的未來市場是創建和分析異位性皮膚炎在全球主要地區的採用的三個主要步驟。進行了詳盡的二次研究,以收集歷史市場數據並估計當前市場規模。其次,為了驗證這些見解,考慮了許多發現和假設。此外,還對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價值鏈中的行業專家進行了詳盡的一級訪談。在通過一級訪談對市場數據進行假設和驗證之後,我們採用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來預測完整的市場規模。此後,採用了市場細分和數據三角測量方法來估計和分析行業細分市場和子細分市場的市場規模。詳細的方法如下所示:
歷史市場規模分析
步驟 1:深入研究二手資料來源:
進行了詳細的二次研究以獲取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的歷史市場規模,通過公司內部資料,如年度報告和財務報表、業績演示文稿、新聞稿等,以及包括的外部資料期刊、新聞和文章、政府出版物、競爭對手出版物、行業報告、第三方資料庫和其他可信出版物。
步驟 2:市場細分:
在獲得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的歷史市場規模後,我們進行了詳細的二次分析,以收集不同細分市場和子細分市場的主要地區的歷史市場見解和份額。主要細分市場包括藥物類別和最終用戶。進一步進行國家級分析以評估該地區的測試模型的整體採用情況。
步驟 3:因素分析:
在獲得不同細分市場和子細分市場的歷史市場規模後,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因素分析以估計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的當前市場規模。此外,我們使用依賴性和獨立變量(如藥物類別和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的最終用戶)進行了因素分析。對供需方情景進行了徹底的分析,考慮了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領域的頂級合作關係、併購、業務擴張和產品發佈。
當前市場規模估計和預測
當前市場規模測算:基於上述 3 個步驟中的可行見解,我們得出了當前市場規模、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以及各細分市場的市場份額。所有必要的百分比份額拆分和市場細分均使用上述二次方法確定,並通過一級訪談進行了驗證。
估計和預測:對於市場估計和預測,為不同的因素(包括驅動因素和趨勢、限制因素以及利益相關者可用的機會)分配了權重。在分析了這些因素之後,應用了相關的預測技術,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得出 2030 年全球主要市場不同細分市場和子細分市場的市場預測。用於估計市場規模的研究方法包括:
市場規模和份額驗證
主要研究:對包括主要地區的高階主管(CXO/副總裁、銷售主管、行銷主管、營運主管、地區主管、國家主管等)在內的主要意見領袖(KOL)進行了深入訪談。然後匯總主要研究結果,並進行統計分析以證明既定的假設。來自主要研究的輸入與次要發現相結合,從而將資訊轉化為可操作的見解。
不同地區的主要參與者劃分
市場工程
採用資料三角測量技術來完成整體市場估計,並得出全球特應性皮炎市場每個區隔和子區隔的精確統計數字。在研究了藥物類別和終端使用者等各個參數和趨勢後,資料被劃分為幾個區隔和子區隔。
全球特應性皮炎市場研究的主要目標
研究中查明了全球特應性皮炎市場的當前和未來市場趨勢。投資者可以獲得策略性見解,將其投資決策建立在研究中進行的質化和量化分析的基礎上。當前和未來的市場趨勢決定了市場在區域層面的整體吸引力,為產業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平台,以利用尚未開發的市場,從先發優勢中獲益。研究的其他量化目標包括:
第一季: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目前的市場規模和增長潛力是多少?
第二季: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增長的驅動因素是什麼?
第三季:按藥物類別劃分,哪個細分市場在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中佔據最大份額?
第四季: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的新興技術和趨勢是什麼?
第五季:哪個地區將主導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
第六季:哪些是運營在全球異位性皮膚炎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
購買此商品的客戶也購買了